【会仙学术沙龙】第三期:反思与重建文学作品意义的生成机制
11月22日下午,“会仙学术沙龙”第三期在学校创意写作中心举行。教师教育学院杨海明博士围绕论题《反思与重建文学作品意义的生成机制》展开了演讲。沙龙由文传学院万志全教授、博士主持,共有十几位教授、博士参加了沙龙。活动持续了近三个小时。
杨海明博士在演讲中认为,诠释文学作品意义是当前国内建构具有中国特色文学理论体系的核心指标。在西方文学理论知识体系里,学者们曾驻足于“作者、作品(文本)、读者”等立场诠释文学作品意义,树立了“作者中心、文本中心、读者中心”等思想观念,相应地,也形成了想象重构的心理体验机制、语义分析的客观认知机制、读者参与的再创作生成机制。其中,充斥着“天真、理想、主观”的色彩。受文学研究语言学转向的启示,杨海明博士从现象学、存在论哲学、哲学诠释学等视角重建文学作品意义生成的循环机制、谈话机制、视域融合机制、直观顿悟机制等,力求克服20世纪诸多文学理论流派所带来的对文学作品意义“强制诠释”的流弊,旨在切中文学事实,穿透文学言语独一无二的个性与气质、思想与精神,彰显文学理论的生命与活力。
主题演讲结束后,在场教授博士们进行了热烈讨论。针对杨海明博士在演讲中对价值、意义等概念的运用,万志全教授提出了概念运用中如何用中国概念翻译西方术语的问题。讨论还涉及整合接受美学过程中各家理论相互在哲学基础上能否兼容等问题。争论最激烈的是意义生成过程中前面循环机制、谈话机制、视域融合机制是针对单个文本的阅读,如何上升到直观顿悟以及突破自我,体验生命的意义这样的层面。周淑婷博士提议在循环机制、谈话机制、视域融合机制后加入审美客体的生成,而不是直接上升到直观顿悟,借此把讨论的范围限制在文学作品阅读过程中。
杨海明博士的研究前几年侧重于人学,主要研究维柯诗学,在《延安大学学报》、《西安石油大学学报》,《长沙大学学报》等发表论文十篇左右;近年来,转到现象学,存在哲学和哲学诠释学,用海德格尔生存论存在论哲学评析影视作品,在巜四川戏剧》等期刊发表论文数篇,以后将围绕"语言哲学与哲学诠释学”对"文学解释学"进行深入研究。(文传学院 文/周淑婷 图/容丽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