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70周年校庆•员工记忆】田湘:吹响新笛——一个不能忘怀的文学社
编者按:2021年11月27日,必威官网将迎来办学70周年华诞。七十年扎根老区写春秋,七十年初心不改育新人。从最初的宜山师范,到河池师专,再到必威官网,一路走来,拓荒与创业同在,光荣与梦想同行,我们与祖国发展同向同行、与时代进步同频共振,在时代发展中贡献了“河院”力量。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在70周年校庆到来之际,我们在学校官网特开辟“迎70周年校庆•员工记忆”专题,邀请广大员工,离退休、在职教职工投稿,或写彼时母校求学事,或忆师友同窗情,或谈学校办学成就,为必威官网70年峥嵘岁月献礼。
今天,我们推出1984级届中文系员工田湘的文章《吹响新笛:一个不能忘怀的文学社》,共同追忆那段美好的时光!
作者田湘
似乎是眨眼的功夫,我离开母校已37年了。我的母校河池师专现已更名为必威官网。如果再往前追溯,它的前身叫宜山师范,距今已有70周岁。我是1980年考入河池师专的,当时入的是数学科。那是一个文学时代,我们崇拜的明星几乎都是诗人和小说家,比如普希金、拜伦、雪莱、歌德、舒婷、北岛、顾城、王蒙等,当然还有港台歌手,比如邓丽君,她的歌在那个年代是国家禁唱的靡靡之音,我们也偷偷的唱。那时我不但读诗,也写诗,并在校报和《宜苑》杂志上发表。中文科主任刘启真看到我的诗,就叫我到他办公室,问我愿不愿意到中文科来,我当时就蒙了:这不是做梦吗?等我反应过来,立刻兴奋地回答:当然愿意,做梦都想啊!于是我轻易就从数学科转到了中文科。由于大一我学的是数学,没有中文学分,只能留级,这样我就从80级数学科变成了81级中文科的员工,即便是这样,也让多少人羡慕啊。后来我才知道,我竟是母校唯一能转科的员工!
有一天,我听说80级中文科的凡一平在《诗刊》杂志发表了一首诗《一个小学教师之死》,这在当时的河池师专无疑是爆炸性新闻。我立即跑到凡一平的宿舍找到了他,从此与他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开始我们经常在一起谈诗,后来我跟他说,想成立一个文学社。我的提议得到他的同意后,我们就有了更多的话题。凡一平在多年后描述到:“每天放学后,在从学校到玻璃钢厂的路上,出现了两个脸上都长满粉刺的青年,往往复复。偶尔,有谈恋爱的男女与他们相遇,总会投来奇异的眼光,以为他们是同性恋。殊不知他们谈的是文学大计。””我们先讨论文学社的名称,再讨论文学社的纲领、方针等,讨论了若干天,把这些都定下来后,我们才讨论谁当社长。”(凡一平《田湘记》)我首先推凡一平当社长,我的理由是他名望高,因为只有他在全国最高刊物诗刊发表了作品。但我的提议被他婉拒了,他说他还有一个学期就毕业了,当社长的话对文学社后面的交接和稳定不利,文学社需要一名任期较长的领导。于是我被他说服了,当了社长,他心甘情愿当副社长,副社长还有廖梦宜、向逖。这个文学社的名字叫新笛文学社,据说是继78级中文科学长创办新垦文学社之后,河池师专有史以来的第二个文学社。
1983年7月4日 河池师专新笛文学社社员及顾问合影
文学社成立后,得到学校老师韦启良、李果河、何寄萍、温存超、李史彤、银建军、唐林等的鼓励和支持,他们都做了文学社的顾问。尤其是韦启良、李果河、银建军老师,对文学社帮助最大。首批获准加入的社员有24人,当时的骨干成员除了我和凡一平,还有向狄、廖梦宜、韦志东、梁颍武等。文学社成立后,就开始征稿,编印杂志。那时候印杂志纯属手工,我记得是韦志东亲手把文字刻在蜡纸上,再用滚筒一张一张地印,再装订。1983年6月,我们出版了一期也是唯一的一期油印杂志。当时的《金城》杂志编辑部还专门为《新笛》创刊发来贺词:
祝贺《新笛》创刊
河池师专“新笛”文学社的同学们开垦了一块小小的文学园地--《新笛》,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它可以帮助同学们检阅自己的学习成果,互相交流学习心得,丰富课余文化生活,培养良好的学习风气,更重要的是可以锻炼同学们将来的实际工作能力。我们对《新笛》的创刊表示热烈的祝贺!
《新笛》是一块新垦地、既新又小,上面长的都还是一些幼芽,但人们可以期待这块园地上开放出一批批美丽的鲜花,不断结出丰硕的果实,甚至还可以成长出参天的栋梁之材。当然,这就需要同学们的辛勤培育和长期努力。这是我们对《新笛》的一点祝愿,并祝这个刊物长期办下去,越办越好!(金城编辑部一九八三年六月一日)
韦启良老师为《新笛》写了代前言:
最初的实绩——代前言
二十四位爱好写作的同学,组成一个小小的文学团体——“新笛社”。取名“新笛”,意思是很明显的:他们不以洪钟、号角自期,而只求发出清亮、悠扬的声音,表达他们对新的生活、新的人物的祝愿,并且希望这笛音成为时代的交响曲的一个部分。
竹笛在手,他们就认真地吹奏起来了。他们各自写出了一些作品,然后互相观摩,进行讨论,再选出了若干,出版了大型的壁报。最近,他们又举行征文,评优授奖,这个小册子,便是这次征文获奖作品及社员作品的续集,此外,他们还有一些散文、诗歌、小说作品,发表在全国或地方刊物上。这些,应该说是“新笛社”同学们最初实绩。实绩,无论大小,都值得珍视。
这最初的实绩,当然应该发展,应该扩大。多写一些,写得更好些,无疑是必要的,但是如果只顾写作而忽略了打下深厚广博的知识基础,那么,写作能力的增长,很可能就如鲁迅所说的:“象一碟子绿豆芽”。如果以为写作能力只能用于文学作品的创造,写了几篇作品就只想着要当作家而看淡了自己将来要从事的职业,那也是不正确的。同学们将来要做教师。教学与写作,不但没有矛盾,而且还会相辅相成,因此,愿“新笛社”的各位同学,在课余写作与课内学习的结合上,在教学工作能力的全面养成上,显示出进一步的实绩。
我也写了一段稚嫩的发刊词:
笛音
你可听见那笛音?那清新的、带着稚气的,并不娴熟的笛音?
你可听见那笛音里,带着昂扬、坚定、略显粗壮的声律?
无论是在朝霞微泛的黎明,还是在夕阳镀金的黄昏;无论是在月光如银的夜晚,还是在夏日如火的三伏,它都欢快地飘荡,象风筝一样在空中飘荡。
它从幽静的江畔吹来,带着江水的温情;
它从芬芳的山野吹来,带着小鸟的问候;
它从静谧的夜晚,那浓荫如墨的槐树下吹来,带着生活的甜蜜,爱情的幸福。。。。。。
呵,它象一支晨曲,启开你心灵的渴盼;它又象一支舒心的夜曲,飞进你甜蜜的梦乡。
每一个笛孔都有欢快的音符,每个音符都包含追求的艰辛。
奏出青春的美,荡去哀伤的眼泪。
当今百乐争鸣,它并不因自己逊色而自暴自弃,隐声匿音,它正以自己独特的歌,和一切它无法匹敌的器乐并驾齐驱,一同在祖国的空中飘荡,在人们的心里留下清丽的回音。。。。。。
《金城》杂志的贺词和韦启良老师的代前言,无疑是对刚成立的新笛文学社极大的鞭策和鼓励!现在这本发黄的油印杂志还珍藏在我的柜子里。
新笛文学社成立不久,学校又将校报(即《河池师专》报)交给我们办,由我任主编,梁颍武任副主编。我们还在全校范围开展征文比赛,并对获奖作品进行张榜公示,引起同学们的强烈反响。田代琳(那时他还没有笔名)的小说《校徽和我们》就是在征文中引起我们的关注,刊发在副刊头条,他也因此成为新笛文学社成员。那个年代,我们最热心的当然是文学创作,在李果河老师的精心指导、推荐下,文学社很快就有五位同学的作品,发表在公开刊物《金城》上。这其中自然有凡一平和我的作品。凡一平发表的是小说《岁末》,是他在公开刊物发表的第一篇小说。我发的则是诗歌《致北山》,是我第一次在公开刊物发表的作品。我们五个同学得了稿费后,每人拿出五元钱,买了酒肉去李果河老师家庆贺,全部喝得烂醉。
1983年,凡一平毕业了,一年后,我也相继毕业。继任的文学社社长为向逖,副社长为田代琳(东西)。向逖和田代琳毕业后,社长传给韦宇,韦宇传给张自雄,张自雄传给罗永庆……若干年后,东西的中篇小说《没有语言的生活》获得首届鲁迅文学奖,根据其小说改编的电影《天上的恋人》获得第十五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奖;凡一平的小说则改编成电影《寻枪》、《理发师》等,他们都成了在全国知名度很高的作家。而我在毕业后曾一度中断写作,直到2004年调到南宁,重遇东西和凡一平,在他们的影响和鼓励下,才又萌发了创作的冲动。后来我听母校的师弟们说,新笛文学社在1990年终结了它的使命,期间又诞生了一批不同名字的文学社,并出现了班源泽、何述强、黄土路、冯文东等后起之秀。新笛文学社虽然不存在了,但因这个文学社曾经走出东西、凡一平,并在他们的影响下出现了一大批奋发有为的文学新秀,我还是有理由引以自豪的,不管怎么说,新笛文学社见证了一段十分不平凡的历史,多年后人们发现,必威官网竟是广西的大学中产生作家最多的地方。每每谈到这个话题,我们都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此刻,我又想起母校旁缓缓流淌的龙江河水,这条陪伴我们成长的河流始终碧蓝如初,清澈如许,如梦如幻,让你沉醉其间,思绪绵绵,心潮澎湃,难以释怀!
作为一个诗人,我还是想用一首诗来结束这篇文章和这段回忆:
水在流——献给母校
流水声似乎从未中断过——
水在流。我们被最早的流水带走
变成一棵棵不同的树。水在
我们的身体里流。这是我们
得以生长的秘密。多年过去
我们似乎还能听到流水声——
黑色的岩石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
我们淌过去坐在岩石上
嗮着冬日的暖阳。北风吹来
也不觉得冷。我们像慵懒的云朵
飘到一弯碧蓝的水中和一堆乱石上
如今,我们在这堆乱石上找到了
青涩而带锋芒的诗歌。水在流……
左起分别为田湘、凡一平、东西
作者简介:田湘,男,诗人。祖籍湖南东安,1962年11月生于广西河池市金城江区,1984年河池师专中文系毕业。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23届高研班,参加诗刊社第十届青春回眸。中国作协会员,广西作协副主席、诗歌委员会主任,中国铁路作协副主席,全国公安文联诗歌分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广西民族大学名誉教授,广西“四个一批人才”,广西全民阅读推广人。出版有《练习册》、《雪人》等诗集八部。曾获《诗歌月刊》年度诗人奖,公安部金盾工程文艺奖,中国公安诗歌贡献奖,《广西文学》年度诗歌奖等。诗集《练习册》获广西文艺铜鼓奖、中国诗歌网十佳诗集。